Fluxus

激流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,是一场艺术运动,在整个60年代一直兴盛到70年代。激流派深受达达主义概念的影响,其特点是富有想象力的实验,也受到那个时代政治气候的影响。许多激流派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都带有明确的社会元素,这些艺术家也可以被称为活动家。激浪派在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瑞典、荷兰等国家掀起了一场国际艺术运动。

与激流派结盟的艺术家们避开了艺术理论和美学的局限。许多激流派艺术作品采用了多媒体元素;例如,拼贴画和发现诗歌是激流派艺术家最喜欢的形式。然而,该运动甚至将音乐和表演纳入其形式和融合形式的保护伞内。总的来说,激流派的推动者努力在他们的表达方式中去除艺术的表面品质。

Fluxus是由出生在立陶宛考纳斯的立陶宛艺术家George Maciunas构想的。他不仅描述了激流派的早期原则(最好被描述为新达达主义),而且在聚集沃尔夫·沃斯特尔、乔治·布莱希特、小野洋子等国际艺术家团体参与运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,马休纳斯组织了Fluxfests来推广这一运动,并展示其艺术作品。音乐在这些节日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;然而,在考虑激流时,音乐这个术语是不太适用的。演出中可能会有“无声乐团”,或者各种艺术家随机弹起甚至掉落物品来创造声音。

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,小野洋子(Yoko Ono)和其他日本艺术家开始以亚洲风格影响这一运动,并将自然元素引入了许多激流派作品中。即便如此,在Fluxus早期和后期的作品中,一个共同的线索是每件作品都包含着反艺术的意识;许多激流派艺术家,其中很多是女性,用他们的艺术形式取笑其他形式的现代艺术。激流派的作品倾向于幽默,简单,并避免更复杂和做作的现代艺术模式。

除了上述提到的,一些最著名的激流派艺术家包括Ay-O, Dieter Roth, Franz Kamin, Takako Saito, John Cage, Alice Hutchins和Nam June Paik。激流派强烈的媒介性质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和表演。著名的表演作品包括小野洋子的《Cut Piece》和菲尔·科纳的《Piano Activities》。